当前位置: 国际游戏报 > 国内 > 正文

如果我回腾讯上班

时间:2019-02-01

从长期来看,决定一个人收入水平的许多因素中,工作能力几乎是唯一重要的因素。对于一个能力足够强、足够全面的人,如果薪水没给够,那就会分分钟被竞争对手挖走。

文/Kenny 王信文(kenny_ideas)

2009到2013年我在腾讯上班,在游戏部门做一个普通的游戏策划。在公司的几年我的绩效一直很一般,2013年实在混不下去了,于是离职创业。我还有个跟我同年进入腾讯的大学同学,在腾讯混的风生水起。如今他已经成了一个数亿DAU业务的负责人,隔三差五还能跟小马哥一起开会。

除了隐隐感到一丝庆幸当年选择离开公司,我也常常反思:当年到底什么地方没做对,导致我混的那么差?做了几年CEO之后,我终于有了一些新的视角,新的领悟。虽然我的读者里很多是创业者,但我也相信有很多在大公司工作的朋友。跟你们分享,希望对你们也有帮助。

跟领导建立有质量的关系

刚刚开始工作的的那几年,我有一种天真的假设,就是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。如果事情做好了,领导自然会看到,领导自然会充分理解每个人的工作,领导一定会公平地给每个人机会。但可惜的是,这些假设,都是错的。

领导需要关心的事情其实很多,比如如何做好业务本身,比如领导也有自己的领导。关心下属,是其中相对比较不重要的。

同时,领导对下属的绩效表现,又起到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有一次听北大的陈春花教授分享,她说她自己做了一个研究,发现:一个人的工作绩效表现,只有28%是由自己决定的,剩下72%是由领导决定的。这个数字乍一听有点吓人,但很容易理解。因为领导有分配工作内容的权力,且领导当然十分清楚哪些工作容易出彩,哪些工作全是坑,而又有哪些工作,可以锻炼人的能力。

那么现在问题来了:一方面领导对下属的工作绩效非常重要,另一方面领导又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关心和了解每个下属。那作为下属应该怎么办?答案就是:搞好关系。

搞好关系的方法有很多种。比如: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,主动承担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,高质量的沟通,准确地评价领导的工作,等等。

表达合理诉求,也能提升关系质量。诉求可以是升职、加薪,也可以是学习和发展的机会。我以前很怕跟领导说自己需要什么,以为领导会为我考虑、为我安排,但其实领导往往不会。我现在作为CEO,其实很欢迎公司有同事来给我提出诉求。因为有诉求,常常也意味着有上进心、有饥渴度。好的公司,需要很多饥渴的人。

搞好关系,并不意味着要送礼、拍马屁、阿谀奉陈。实际上,如果一个人被贴上了爱拍马屁的标签,那对于智力正常的领导而言,可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。

提升视野

跳出惯性与舒适区

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是沿着惯性前进的。我在腾讯近四年的时间,只待过一个项目组,只接受过来自上级的部门内调动,却从来没想过换个地方看看机会,做出自己的主动选择。

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呢?问题很大。如果我运气不好,进了个不靠谱的部门,那就非常浪费时间。

腾讯内部有一个“活水计划”。这个计划是说,只要我愿意,我可以投递简历到全公司正在招聘的任意一个岗位。只要对方接受,我就可以转职,之前就职的部门不能阻拦。这个制度鼓励公司内部人才流动,是个非常好的留住人才的制度。

可我在腾讯上班的几年,尽管知道有这么个“活水计划”,但我从来没想过要看看机会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处在一个巨大的惯性中。我已经适应了当时的环境,习惯了自己处理应对各种问题的方式,不愿意做出改变。

2012到2013年,移动互联网才刚刚拉开序幕。那几年,腾讯其实有很多非常好的机会,比如广州的微信。实际上,跟我同年入职的一位同事,就成功转职到了微信,现在混得风生水起。

我后来也在自己的公司实施了“活水计划”,各种招聘岗位都优先向公司内部的同事开放。尽管我大力鼓吹,但是效果也不尽如人意。有些我认为明显是非常好的机会,也很少有人愿意尝试。也是因为惯性。

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没有“活水计划”,那你该怎么办呢?我有个建议:多去其他公司面试。

参加面试有非常多的好处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好处是:站在他人的视角,更加了解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位置。面试的过程中,面试官会问很多问题,而这些问题就可以作为自己成长的指南针。最后,面试一定会有一个录取或不录取的确定反馈,这些反馈也会帮助自己改进。

当然,主动去接受这样的反馈,是很痛苦的。

有时候,会有同事找我聊天,觉得自己成长遇到了瓶颈。我常常会给出建议:你出去面试一圈看看。很少有人真的采纳我的建议。但如果真的出去面试的人,往往立刻就能看到工作状态的变化,因为他们获得了很难得的从外部审视自己的机会。

不关注短期收入

更关注能力提升

前面说过,我在腾讯的一个项目组待了4年。除了惯性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:我很期待项目上线后的奖金。

现在想想,这个想法是多傻!做了CEO之后才发现,从长期来看,决定一个人收入水平的许多因素中,工作能力几乎是唯一重要的因素。对于一个能力足够强、足够全面的人,如果薪水没给够,那就会分分钟被竞争对手挖走。

也正是因为如此,很多公司其实并不想让员工的能力获得提升,因为员工能力提升就意味着要付出更高的薪水。这些公司给员工提供很窄的视野,只让他们专注做好螺丝钉的工作。我曾经有过几个同事,跳槽去了这样的公司,但很快就又回来了。

能力提升比短期收入更重要。对这件事情理解最深,且执行最彻底的,是阿里巴巴。

阿里的高管,经常一会去管淘宝,一会管阿里云,一会又被调去蚂蚁金服。有一次,我问阿里的高管:这么调来调去,是不是对业务影响很大?可能很多战略战术调整,还没执行完,负责人就换了。他回答说:确实是这样。但是如果你真的想把一家公司做几十年,以培养人为目标,那这么做就是值得的。

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对观点赞同或支持;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。

精彩推荐

最新新闻